• 2025年7月我毕业了,也入学了

    又要和很多朋友道再见,拍了很多毕业照

    7月我毕业了,也入学了

    又要和很多朋友道再见,拍了很多毕业照

25年7月我毕业了,我也入学了

2025年7月,又要和很多朋友道再见,这次毕业季不像上次本科毕业季那样悄然度过,经历过一次的我们深知硕士毕业大家真的要各奔东西,所以我们格外珍惜每一次聚餐和合影。

毕业

7月2日收到了硕士所有课程的成绩单,总体来说我很满意,很多课程都是7分满绩点High Distinction,也有一些课程是6分Distinction,最后以6.667 / 7的GPA结束我的硕士课程。

第一学期

在第一学期Communication Campaign课程中我结识了Block博士,也正是在这一学期的Research Design课程中我确定了自己继续读博的想法,这些课程都以满绩结束,获得了院长优秀学术奖。这也让我适应了每学期三次赶作业的节奏,每门课基本上三次作业/论文(也有的课是四次),四个月的学期,每门课都需要我在上课的同时,完成三次个人或者团队作业,从而组成这门课的总成绩,这意味着每个月都有四门课的四个任务。这一学期,我过得相当充实,比我本科更累,虽然我本科以专业第一名毕业,但是硕士课程的工作量完全不在一个水平,我尽全力让每一个课程都达到满绩点。另外,我也去一家中国外贸服装批发公司兼职,每天八小时,每小时29刀的薪水,每周上班两至三天。需要负责的工作很多,特别是需要管理库存和出货,当然也让我看到了外贸中高额的利润。

第二学期

第二学期是我最痛苦的一个学期,我在这个学期修读了毕业大论文方向,24年7月初选完课我就收到了学院的邮件,让我十天内提交研究计划书并找好指导老师,接踵而来的事情让我措手不及,原本以为开学之后才会做这些事情,我迅速在没有任何研究方向的想法的情况下,花了两天思考和深度阅读文献,又花了一天半完成了一万多字的研究计划书,也要感谢自己在第一学期的研究设计课程中的努力。7月8日与目标导师见面,审阅了我的研究计划书,导师很满意并答应指导我的毕业论文。我后来才知道,整个两三百人的硕士课程,只有两三个人选择了毕业论文作为毕业条件,绝大部分的人选择就业指导作为毕业条件(授课型就是这样,除了中国全世界都如此)。第二学期四个月的时间,我需要在结束之前完成硕士论文的草稿,大概一万多字,还要完成另外三门课的九次作业。我明智地离职,专注于完成这些任务。如果谁说澳大利亚硕士水,我第一个不同意。

第三学期

第三学期就舒服多了,因为硕士论文的这门课(我选的跨越两学期的)占6学分,所以我最后一学期只需要另外选择两门课,我选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旅游管理和社交媒体管理。但是随着大学课程改革,所有课程的难度在这一学期猛然变难(这“得益于”Chatgpt等一系列AI工具的广泛应用),很多课程能线下考试就线下考试,不适合考试的也要提高要求和难度,例如旅游管理的课程,老师需要我们在第一次40%的作业的开头中,输入自己选择的企业的AI生成的结果,并把自己人工完成的作业放在后面组成一个文档,用来规避AI检测工具低于20%不显示百分比的这一规定(因为前面的内容AI率百分百,所以你最后的作业的AI率必然大于20%,那么AI检测工具就会显示最后的百分比,老师就会将这个百分比减去20%来看你最终人工完成的作业的AI率)。尽管我前两个学期的作业不使用AI,但是这一门课的AI使用体验让我了解到工具的重要性,例如Blog很多功能的代码我都是用AI辅助完成的,包括支付插件等,这也让我这个社科人能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代码。

第三学期的最后我还去尝试了Uber Eats做外卖员,每天开KIA汽车去送的经历让我熟悉布里斯班的每一个区,并且记录了很多美味的本地餐厅,后面我也会专门发一篇文章记录这些地址,为自己,也为以后去布里斯班旅游的你们。

我又博士入学了

6月底,在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的CSC国家公派读博项目的结果终于出来了,很荣幸自己通过层层审核成功拿到国家公派资格,未来四年,我将继续在这个学校攻读博士,方向为:

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交流~

早在去年12月,我就拿到了昆士兰大学(QS top50)的博士录取通知书,不过,因为澳大利亚的大学不收自费博士,录取条件是必须拿到中国CSC公派奖学金或者大学的全额奖学金。2025年上半年,在完成我学习任务的同时,我也在忙碌于CSC公派的申请,在这里要和又见梅林的好朋友们道一声抱歉。

毕业照